2014年2月23日 星期日

雙語兒童



一篇將廣東話定位為「一種不是法定語言的中國方言」的文章,引發起香港人捍衛廣東話的情緒。這邊廂老師們都為香港人捍衛廣東話的熱誠所感動,那邊廂回到學校,卻又聽到家長投訴:「點解外藉英語老師唔長期留守我個仔果班,一個禮拜教三堂邊夠呀?」「點解我個仔講普通話仲係『一舊舊』,加多幾堂普通話堂俾佢啦唔該」。

如果香港爸媽真的那麼重視廣東話,為什麼寧願每月多花幾千元,也要替小朋友爭入「英普班」?如果香港爸媽真的認為廣東話值得保留,為什麼在家時又堅持不和小朋友講廣東話呢?自出娘胎以來,小朋友都被要求只能和媽媽說普通話,和爸爸和外傭說英文。小朋友上學前可以接觸到廣東話的機會,就只有上酒樓喝茶時,陪媽媽逛街市時,偷聽到爸媽和別人的對話。

每年班中,都一定有這類「雙語(國語英語)兒童」,他們第一次踏入班房的表情,只可以用兩個字形容--惶恐。因為他發現自己進入了一個全以外星話(廣東話)溝通的星球,僅能以身體語言去理解這群外星人在做什麼。儘管外星大人(老師)表情是友善的,她卻以「嗶喱巴啦」的聲音向我攻擊。而外星小朋友,則亳不掩飾地向我表現厭惡,他們常常手拖手,卻沒有人想拖我。

老師原本打算將「雙語兒童」偏排坐在一起,怎料他們還是不太了解對方的說話。聽他們說話的高低音,肯定是在說英文,但連外籍英語老師也僅能聽懂其中一兩個英文生字。「雙語兒童」皺著眉頭一氣呵成地說了幾句話,彷彿在怪責老師們「咁都聽唔明?」和他們說英文故事時,可發現他們聆聽能力很好,能以英文單字回答,只是一組成句子就亂了。「雙語兒童」往住要花接近半年時間,才能以廣東話和同學老師溝通,也勉強找到一些不嫌棄他們說話慢的小朋友和他們玩。

不過,相信這類「雙語兒童」在本地幼稚園出現的機會越來越少,因為很多幼稚園已表明入學面試只以廣東話進行,這些「雙語兒童」大概只能朝著國際幼稚園進發吧。